一直在研究八股文的白崇彦,此刻被叫到了书房,他问道:“姓祝的又有什么举动?”

        老白员外说:“他要对乡司开刀了。上个月里,当众斥责袁乡司好几回,夏粮征收若稍有不顺,袁乡司肯定得狼狈滚出县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白崇彦道:“袁乡司德高望重,是当差三十六年的老吏,在县衙里徒子徒孙无数,他说踢走就能踢走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姓祝的毕竟是主簿,他若不要脸,谁又能拦得住?”老白员外黯然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衙吏那一块,才是白家的基本盘,如今就要被人掀桌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白崇彦问道:“二哥如何应对?”

        老白员外说:“他串联一众文吏皂吏,暗暗与之对抗,却正中那祝二下怀。姓祝的以阳奉阴违、拖延办公、老不堪用为由,开除替换了一个贴司,且换上来的那个贴司,竟是他当初手下的反贼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姓祝的已经疯了,向知县就不管管?”白崇彦难以置信。

        西乡县的权力结构如下:

        知县。

        主簿。

        押司(县衙办公室主任,刚改名叫典史,是衙吏之首)。

        乡司(县衙秘书长,主簿不在时,可代行主簿职权)。

        贴司(县衙各科的科长)。

        祝宗道完全不讲规矩,多次当众斥责秘书长,又开除替换一个科长。这也就罢了,新上任的科长,居然是曾经的反贼,而且多半大字都不认得几个!

        他甚至都懒得分化瓦解,直接使用强硬手段,恐怕再过几年,县衙就要变成反贼窝。

        老白员外说:“向弼这个知县,除了捞钱,就只知吟诗作赋。他不屑于插手吏治,对吏房之事充耳不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糊涂官!”白崇彦愤懑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老白员外忧虑道:“俺在想,再过半个月,就要开征夏粮了。姓祝的把吏员都得罪完,他就不怕夏粮收不起来?他敢这般做法,必定还有什么后招。而且,还是冲着俺白家来的。被他斥责的袁乡司,跟俺家属于世交,是俺最亲近的心腹。被他罢免的万贴司,也是俺最忠心的部下。他还驱走几个灰衣吏,都是你二哥提拔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白崇彦冥思苦想,着实想不明白。

        老白员外说:“俺越想越糊涂,只要俺还在,只要你二哥还在,他哪里讨得了好?他老老实实做主簿,用个十年八年,慢慢掌控县衙不好吗?非得做事这般急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嘀咕一阵,老白员外又说:“既想不透,就不想了。过些日子,你跟李三郎回洋州,切记好生读书,早日考得进士。只要你中了进士,就算衙吏被姓祝的全部换完,俺白家也不会有半分忧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白崇彦说道:“父亲请放心,俺受朱大郎点拨,已习得八股之法,经义文写起来大又长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八股文真有那般神妙?”老白员外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白崇彦说:“只要掌握八股之法,平庸之才也能考中举人。俺再钻研一年半载,有七分把握考中进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白员外笑着说:“这朱家父子,却是老天送来的福星。当爹的会种地,他育出的秧苗,愈发长得健壮了。做儿子的又擅经文,给你指点许多学问。若你真个中了进士,便把俺家的田产,送他两三成也划算得很!”

        当然划算,上白村穷乡僻壤的,做大地主也就那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进士如果能外放,只须做到知县级别,兼并土地如同探囊取物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朱铭坐在小院里吃茶,等待片刻,就见老爸抱着一摞书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学教科书,帮忙拿一下。”朱国祥说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铭的孝心着实有限,只拿走一半书籍,剩下一半还让老爸抱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国祥已经习惯,恨自己以前没多买几根七匹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《十七史蒙求》,这是啥书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铭翻开一本教科书,边走边看。只看几页,便开始乱翻,随即惊呼:“卧槽,给小孩子读这个?已经超纲了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《十七史蒙求》,跟《千字文》一个类型。

        但《千字文》只记载魏晋以前的典故,而且还有不少宇宙观知识。

        《十七史蒙求》里的典故,一直写到五代为止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